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5岁以下儿童小心!这种病进入高发期,传染性强

5岁以下儿童小心!这种病进入高发期,传染性强

到了夏天,很多孩子一不小心就感染了病毒,发烧、嗓子痛、食欲下降.....看到孩子被病痛折磨,妈妈们着实心疼,而导致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疱疹性咽峡炎。

每年夏天,都是疱疹性咽峡炎“刷存在感”的时候,而且家长们很容易把它跟感冒、手足口病等疾病混淆。

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很容易一个班级“中招”。

今天,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医生朱道谋带家长们好好认识一下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0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咽炎,以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因此很容易在孩子中间传染,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

疱疹性咽峡炎,来源:腾讯医典

1

主要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征为明显咽痛、发热,检查时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和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此外,伴有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发烧消退后,溃疡可能持续长达一周。

02

疱疹性咽峡炎与普通感冒、手足口病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vs普通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发热,体温38°C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形成溃疡。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最明显的一点——

疱疹性咽峡炎长疱疹的地方比手足口病少,嘴巴里的疱疹比较严重,而且吞咽时更痛。

大多数手足口病,除了发热和口腔疱疹以外,在手、脚、臀部、膝盖或者肘窝等部位也会出现皮疹。

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03

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儿本身有抵御病毒能力,只要及时对症治疗,患儿在5-7天后基本都能够痊愈。

降温处理

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护理

父母应当注意患儿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以用淡盐水给患儿漱口,缓解患儿的咽部和口腔不适。

此外,可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用于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

饮食护理

饮食上,要督促患儿多喝水,吃清淡食物,最好吃几天白粥,有助于吞咽。

如患儿症状很重,出现呼吸加快、高烧不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04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 预防措施 #

1.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

2.保持口腔清洁,多刷牙勤洗手,餐具用烫水消毒。大人不要用孩子的被子,碗勺。

3.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已经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4.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那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END

关注兜医圈儿

策划:海南日报健康融媒工作室

撰文:粥粥

封面制作:布朗熊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袁锋

责任编辑:周钰

对海南卫生健康系统有啥建议和不满意?扫扫来吐槽!

好像被人掐住脖子,喘不上气来 ……这是什么病?

觉得内容好看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5岁以下儿童小心!这种病进入高发期,传染性强》发布于2021-6-7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小米手机无法安装请到设置->开发者设置->关闭系统优化,安装后再开启系统优化。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