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美国参议院以68比30的投票结果结束了2500亿美元的“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USICA)”审议,该法案可以说是之前“无尽前沿法案”(the Endless Frontier Act)的增强版。
之前美国参议院商务、科学和运输委员会通过长达340页的“无尽前沿法案”,批准在5年内拨款1100多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先进通信、生物技术和先进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及高级研究、商业化以及教育和培训计划,以应对来自中国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而这次通过的USICA,将授权国会投入约1900亿美元加强美国的技术实力,以及此前用于加强半导体生产实力的520亿美元。
“无尽前沿法案”中的“Frontier”一词,有科技“前沿”、战争“前线”、国家“边疆”之意。法案的“冷战”思维难以掩饰,更显示美国正以加强自己建设的方式来对付中国。
最近几年,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各种法案纷至沓来,对中国人来说,已逐渐进入“审美疲劳”阶段。但这一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需拿出真正的战略性对策。可以说,这是最近十年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未来发展极具实质性冲击与挑战的最大招数。而且与之前大多数损人利己的招数不同,这一次堪称是实招和真招。主要战略目标是全方位调动美国的国家机制,以立法与国家投资等方式,聚焦核心科技领域的教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全面打响面向未来的国家科技竞争战。换句话说,这算是美国版的“举国体制”,图谋通过这一法案为美国长期的科技优势固本守根。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科技作为人类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创新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国家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唯有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开放竞争,才是科技发展的正确之道。但是,美国却开始将科技竞争视为一场零和游戏。作为半个多世纪全球科技的绝对霸主,美国面对中国科技的进步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并把科技竞争视为维护美国霸权的根本所在。而再好的战略,如果战略目的不单纯,就可能成为其最大的软肋。
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对这场难以回避的挑战。因为,这一法案同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有备方能无患,而且,为避免自己的发展节奏被打乱、发展势头被打断,要以此激励和提升自身的发展。
放眼全球科技的竞争与博弈,大致着眼于自下而上的三个层面:基础层面的科学共同体、产业层面的全球产业链和政府层面的产业政策能力。在产业和政策层面,我们卓有成效,也势头良好。而基础层面,我们最薄弱的恰恰是美国最强大的,这无疑是我们最大的短板,也是科技发展的源头。目前,我们面临的“断供”“卡脖子”和产业链冲击,还仅是中间浮现出来的产业层面问题,并非科技竞争真正的根本问题。正如任正非对笔者所言:高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我们科技发展最大的薄弱环节还在于基础性的科学共同体。可以说,USICA直接触动了我们长期存在的软肋和短板。只有借助这一轮全新的挑战,因势利导,以超常规的战略决心与投入力度来强化我们教育和基础研究。显然,这场战略博弈的重要性是前所未有的。
从最核心的本质来看,这一法案不仅重在资金的投入强度和聚焦的产业领域,更在于美国期望恢复和激活曾经赖以成功的科技创新机制和体制。换句话说,就是突破现有科研体制,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再创当年的科技发展奇迹。
二战正式确立了科技是战争胜利决定性力量的地位,二战之后美国因此再接再厉。76年前万尼瓦尔·布什推出《科学,无尽的前沿》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奠定了美国战后的科技政策框架,核心是促成了军事、工业与高校科学共同体实现高度协同的创新合作机制,极大地激活了科学共同体的创造力,并促成了美国政府对基础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大力投入,促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成立;1957年,因为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美国民众对“科技落后”的恐惧,成立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后来促成了今天的互联网、GPS等重大技术突破。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政府在新兴科研领域的投入曾高达GDP的2%(目前仅占0.7%),达到美国整体科研投入的2/3比重。尤其是60至70年代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的关键时刻,来自ARPA的科研经费就占据70%左右。
因此,这一次的法案也重点强调了要恢复当年ARPA灵活的科研管理与创新机制。同时,这次有100亿美元用于建设至少10个区域技术中心,推动硅谷在全美的复制。通俗一点说,这一法案试图集合二战后美国军工复合一体化的科研体系、“卫星时刻”形成的ARPA创新机制以及硅谷成功经验与优势,俨然是集成美国科技百年绝世武功的“葵花宝典”。这些“法宝”是其赢得冷战的关键所在,如今美国显然想故伎重演。
美国版的科技“举国体制”,究竟能否奏效,有待观察。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最终真正的敌人永远是自己。科技无尽,创新无尽,“无尽前沿法案”终究有尽。今天的中国,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也需要全新的战略。我们不怕竞争、不惧挑战。但也需从根本着手,尤其是长期制约科技发展的教育与科研层面的体制机制问题。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这些年一直呼声很高,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就是最新的努力。
除了持续不断推动既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外,更需要敢于“破圈”,直接跳出现有框架,开创全新的体制机制。新旧竞争,双管齐下,相互博弈,相互促进。以超常规的策略与力度强化基础性的教育与科学,催化颠覆性创新,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目前美国科技整体实力依然领先我们,其教育与基础研究更是如此。即便这样,他们都有如此紧迫感和危机感,都敢于打破常规、颠覆现状。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瞻前顾后的呢?(作者是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发起人)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方兴东:美国想靠“举国体制”维持科技优势》发布于2021-5-2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