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四大名著影视化该如何创新

四大名著影视化该如何创新

新小保

猫眼7.8分、淘票票7.5分,上映当天票房不足700万。公映几天时间,其口碑和票房表现都不太乐观。尽管一些年轻观众可能不会将此片与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直接对应,但从2017年开拍到如今上映,这部电影的确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期待。

《真·三国无双》先是日本根据中国古典名著改编,再是中国根据日本改编的改编。中间经历了从小说《三国演义》到漫画,再到网游,再到电影的“套娃”过程。由于不是直接取材于《三国演义》,这部影片与观众熟知的三国故事和人物形象已经相差甚远,一些观众很难以接受这种形式的创新。

从老版的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开始算起,中国古典名著影视化之路行至今天,是否已然才思衰竭,而大家所求的创新之路,又在何方?作为一名影视观众,或许大家都有和笔者类似的感觉:在近十年的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影视改编里,有很多的“西游”、不少的“三国”、偶然的“红楼”和消失的“水浒”。纵有花式繁多的改编,却少有口碑之作,更别提能达到像老版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那般艺术高度的作品了。以影视化次数最多的《西游记》为例,得益于其独立成章的故事情节和改编空间宽广的神话玄幻元素,在过去十年已有至少十部相关题材的院线电影上映,频率高达年均一部,还未包括电视剧、网剧、网络电影等形式。至于除《西游记》外的其他三部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虽然都有独立成章的故事情节,但受历史背景的限制,其改编难度远大于《西游记》。至于《红楼梦》,受其深奥的故事内容影响,不仅改编难度和筹拍难度双双倍增,同时也抬高了读者的理解门槛、收窄了影视的受众空间。

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三国”稳产,然质量参差;“红楼”虽少,却不偶然;“水浒”更是从未消失。具体而言,从2010年至今,每隔一到两年就会新出以《三国演义》为改编文本的电视剧或电影,每隔两到三年就会有以《水浒传》为改编文本的电视剧,而即便是被认为最难改编的《红楼梦》,每隔三到五年就会有新的上马项目。其中,以《水浒传》为蓝本的电视电影和网络电影更是频繁更新、琳琅满目。另一方面,若从作品质量的角度出发,近十年的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也并非全无口碑之作。比如湖南电视剧频道自2015年开始制作的“小戏骨”系列、改编自马伯庸小说的网剧“三国”系列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媒体和观众的好评。

记忆中,上一波声势浩大的《三国演义》改编电影还是2008年上映的《赤壁》和于2009年上映的《三国之见龙卸甲》,这两部电影不仅在演员阵容和宣传阵地上铆足了劲,此后还更远销海外多国。至于《水浒传》,除了CCTV6自制的电视电影和一大堆小成本网络电影外,至今仍未见有新鲜的院线电影项目诞生。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古典名著的影视化改编从未中断,近十年里亦常改常新、各领风骚。但与《西游记》在影视领域的风生水起不同,想要成功地影视化改编其他三大名著,并非易事。

笔者认为,真正的经典都该是值得影视剧深挖的富矿。即便是旧瓶装新酒,只要有酒香就不会怕巷子深。在古典名著的改编中最能吸引人的永远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好故事,就像《大圣归来》之于《西游记》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于《封神演义》。同时,我们也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古典名著改编,无论是以今日风貌重塑古典旧颜还是以今日故事翻新过往情节,只要故事本身可以自圆其说、引发共鸣,那就是一个成功的改编。毕竟,事实证明不必依靠“套娃”,我们的文艺土壤里就能长出像《大圣归来》那样的崭新《西游记》故事,而我们的观众也越来越能分辨出何为好坏了。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四大名著影视化该如何创新》发布于2021-5-1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