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车发射“陶”式导弹。 图片来源 美国陆军
过去半个多世纪里,“陶”式导弹一直是美军及其盟友信赖的“坦克杀手”,它的特长是在平原、森林、沙漠等各种环境下摧毁不限于装甲车辆的坚固目标。现在,美军准备与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取而代之的是射程更远、打得更准且“智商更高”的新型导弹。
“陶”式导弹的英文名TOW是“发射管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的缩写。上世纪60年代末刚刚交付时,它是世界上最重、射程最远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为对抗数以万计的华约坦克而诞生。这种代号BGM-71的导弹装在附有瞄准设备的大型发射管内,射手把十字瞄准线对准目标,即可开火。导弹在加速过程中会从尾部放出一条数据线,确保自身不间断地接受射手的指令并修正弹道,直到命中。
美国《大众机械》网站评论说,“陶”式导弹被视为一种革命性的武器,在最远射程3700米处仍有90%的命中率。它的弹头足以穿透最厚重的装甲。和反坦克火炮相比,这类导弹更精确、更致命,唯一的缺陷是发射速度相对缓慢。
除了提供给步兵的版本,“陶”式导弹还搭载到多种平台上。一架直升机通常携带8枚导弹。装甲运兵车、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及“悍马”车都可以使用它。
“陶”式为预想中在欧洲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打造,现实中,它初试锋芒的地点却是越南。1973年,美国向以色列援助了“陶”式导弹,帮助以军逆转战局。在后来的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行动中,“陶”式导弹都有所建树。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塞最终的藏身之处,就是被这种武器击毁的。
随着目标防护能力增强,美军对“陶”式导弹加以升级改进。针对现代化坦克普遍装备的反应装甲,最新版本的“陶”式导弹采用两级串联式弹头——第一个弹头首先爆炸,消除反应装甲,然后由第二个弹头穿透坦克的主装甲。同时,原本的导线被无线传输取代。
美军一度考虑为“陶”式导弹寻找接班人,但冷战的结束让这项工作显得不那么紧迫。眼下,随着军事战略转变,美军开始重新重视这件事情。
据美国《军事时报》披露,美军希望下一代反坦克导弹能在1万米距离上对抗敌方坦克,这个数字相当于“陶”式的两倍多。企划中的新型导弹应该能安装到现役车辆上,在同等大小的空间内操作,便于今后在取代M2型步兵战车的平台上沿用。
4月初,在佐治亚州本宁堡的“卓越机动中心”举行的年度会议上,美国陆军项目负责人马克·安德鲁斯表示,像“陶”式一样,新型导弹的作战对象一是装甲目标,二是坚固的防御阵地。它不仅要有更远的射程,还要能击中更近处的目标。
“我们需要它早点起爆,不想等它飞出1000米或2000米后才炸。最小交战距离最好小于100米。”安德鲁斯在讲解新型导弹的性能时表示,它具备多重操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目视操作模式、“发射后不管”模式、发射前锁定及发射后锁定模式。
安德鲁斯说,军方希望新型反坦克导弹能够通过无人机和激光指示器瞄准,甚至先飞到一片指定区域,然后自主寻找目标。
《军事时报》指出,美军新型反坦克导弹的另一个特点是飞行高度低,必须能够在3000英尺(约914米)以下高度完成全部任务。这样,部队就用不着在发射导弹前清理空域。就战术机动性而言,美军希望新型导弹部署到连一级单位,尽可能提升反应速度。
其他要求包括在移动中发射导弹,并确保导弹能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正常使用。美军还希望击败敌方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这类系统主要使用“软杀伤”手段,这意味着,新型导弹必须具备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美军要求这种导弹能够编程,以便识别出不同的目标,在高优先级目标被摧毁后重新锁定其他目标。
《大众机械》总结说,美国陆军可能在21世纪30年代早期正式推出“陶”式导弹的替代品,它是否能像前辈那样成功,有待实战检验。如果时间紧迫,不排除美军会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引进成熟产品。一个潜在的候选对象是以色列的“长钉”ER II型导弹,其射程指标满足美军的要求,具备多重瞄准和发射模式。
(来源:青年参考)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美军下一代“坦克杀手”:更远、更准、更智能》发布于2021-5-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