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转瞬即逝,死亡并不困难,难的是活下去。现当下正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世界,我感念你的善举,也渴望好好活下去,我将与病魔抗争到底,但愿来年草长莺飞的日子里还能陪儿子放风筝。”
——这是一位6岁孩子父亲写的感谢信,他患有白血病。
但他最近迎来了生的希望!一名大三的学生,向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记者从深圳大学了解到,2021年4月14日,该校学生马佳智,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1115位与患者骨髓匹配成功的捐献者、深圳大学第三位捐献者!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他是十万分之一的希望
一次献血活动中,马佳智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这位95后少年,签下了同意书,血型等信息随之录入了中华骨髓库。
2020年12月9日,马佳智接到了志愿者的电话,他的骨髓与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年轻父亲匹配成功了!
“医生告诉我,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骨髓移植是他们唯一有可能根治的希望,而匹配成功的平均概率为十万分之一。”
马佳智决定,一定要捐。

在作出捐献决定后,马佳智告知了父母。面对父母的担忧,在马佳智的科普和沟通下,父母最终与他达成了共识。
今年3月末,在医生的建议下,马佳智开始清淡饮食、认真锻炼,为骨髓移植做准备。而千里之外的地方,患者生命的曙光也越来越亮......
世界上会有另外一个人
和我流一样的血
4月13日晚,马佳智来到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做最后的术前准备。
4月14日,马佳智平静地躺下,医务人员在他的两只手臂上各插入一根针头,血液流了出去,又从另一边输回体内,分离出230毫升能够拯救生命的造血干细胞。

和父母做思想工作时,他说:“我完全能理解父母的反对意见,因为我毕竟是他们的儿子。”
准备阶段,人们来看望他时,他说:“简直是VIP待遇,我知道这么多人爱我,我一点不怕。”
当完成捐献后,他说:“一想到这个世界上马上会有另外一个人和我流一样的血,和我一样快乐地生活在世上,就非常的神奇!”
得知公众对抽造血干细胞有误解时,他说:“不会扎骨头,不会扎骨头,不会扎骨头。”
——一字一句,都化成马佳智的善念与誓言!
而在那封感谢信里,“是你拯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让年迈的双亲有了盼头,让无助的妻儿有两人依靠。”

草长莺飞的日子里
风筝在飞,爱在传递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95后大学生,救了一个家!》发布于2021-4-25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