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带着泥土芬芳 触摸发展脉动(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图①:福建分社记者刘晓宇(右)图②:政治文化部记者张天培(左)图③:黑龙江分社记者方圆(右二)图④:人民网记者徐驰(中)、 王佩(右)图⑤:广西分社记者李纵(左)图⑥:广东分社记者姜晓丹(左一)图⑦:经济社会部记者申少铁(左)、王浩(中)图⑧:重庆分社记者刘新吾(左)
编者的话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春节前夕,本报精心组织“新春走基层”报道,派出多路记者,走进脱贫攻坚主战场,走到创新发展各领域。本期报道选取几篇年轻记者的感悟,与读者一起见证脱贫摘帽的喜悦,致敬坚守岗位的奉献,记录奋斗者的拼搏。
火热
对准焦距观察乡村
本报记者 苏 滨
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到彝族风情小镇,这次新春走基层,我见证了贵州六盘水海坪千户彝寨的巨变。
在这里,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能看见既有收入、又能顾家的那份幸福;彝族刺绣发展成产业,能感受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那份喜悦;许多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能体会众人齐心投身乡村建设的那份火热。为破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困境,海坪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特色新路,巩固了脱贫成果,衔接了乡村振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把这个题目写出新意?对记者而言,只有对准观察乡村的“焦距”、延伸写作时间的跨度,才能旧土孕新芽,老树开新枝。脱贫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为了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只有咬紧这个主题,“加油干”才有方向,“怎么干”才有办法。
深入基层,才能触摸时代发展脉动。在千户彝寨,村寨有产业,群众有活干,大伙儿铆足劲头向前奔。待乡村蝶变之际,我要再来看看。
新貌
挖掘素材呈现精彩
本报记者 李 蕊
临近春节,我接到采访任务,到济南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采访老旧小区改造。这是个老话题,报道视角大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升等方面。如何写得鲜活,写出精彩,我感受到了一丝压力。直到走进社区、探访居民,我心中的答案才逐渐清晰。
80多岁的关玉琴老人,6年前搬离,但每天坐公交车回来,这个社区有何“魅力”?深挖这个故事,我找到了社区文化的线索。在社区展览馆,我了解到,这个老旧小区竟然有20多支文化队伍。社区工作者细细讲述,如何通过文化型社区建设,让一个人心涣散的社区变成温馨家园。75岁的张新萍老人,讲至动情处,激动地朗诵起自己写的诗。
做报道要善于“挖深井”:不是面面俱到、四处凿眼,而应找准角度、挖深挖透。物质精神同时“小康”,才是全面“小康”。我的报道思路清晰了,以关玉琴的故事为主线,聚焦文化型社区建设,挖掘这背后的精彩和鲜活。一个故事讲到底,透过居民新面貌看小康。
若不是走进社区,和他们面对面,这一眼“深井”,绝对“挖”不到。
坚守
匆匆一瞬铭记在心
本报记者 徐驭尧
如果不是在西藏工作,大概没法体会王胜全“在甘巴拉哨所工作20多年”这句话的分量。
在海拔5200米的观景台,抬头仰望,远处的制高点有一座隐约可见的雷达站,那就是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游客们登上观景台就已气喘吁吁,更何况一直坚守在更高的山顶。
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做维修管护等工作,王胜全数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心悸、心痛等高原反应如影随形、疼痛无比,他咬紧牙关,默默坚持。我问王胜全,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他回答道:“我是党员,甘巴拉培养了我,我不去谁去?”
一句反问,震撼人心。一生行动,比什么样的豪言壮语都更直击人心。采访坚守在高海拔地区的干部,经常遇到这样的感人故事,王胜全只是其中之一。采访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谈不上伟大,我们只是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也常有人问我在西藏工作苦不苦,我会告诉他们:“记者采访只是匆匆一瞬,他们工作是坚守一生。”这片土地值得我们为它做得更多。
激情
与奋斗者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 姚雪青
今年“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中,我来到了熟悉的耿车镇。这个江苏宿迁的电商小镇,改革开放之初从废旧塑料回收产业起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耿车模式”,享誉大江南北。2016年,当地彻底禁止废塑工业,让耿车切换了发展模式。
35岁的邱雨,是镇上最早转型做电商的年轻人之一。工作现场他忙得手脚不停,一方面加班加点、统筹兼顾,一方面搞人员培训、商议对策。面对采访,他既谈到了发展前景,也不回避问题:环保成本、竞争激烈、转型升级……他几乎无所不谈,真实可信,可亲可敬。
邱雨只是大时代下的一个普通人,正是一个个“邱雨”在转型路口的关键选择,构成了奋斗路上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家具订单由单件购买向全屋定制,消费升级正成趋势;电商带动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聆听这些故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创业者勇立时代潮头的激情。他们是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采访他们的记者同样也是。一个电商小镇,反映了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机遇。在这里,能触摸到我们国家奋进不停歇的发展脚步。
温度
用心记录用情讲述
本报记者 窦瀚洋
章水镇里梅村,是浙江宁波海曙区海拔最高、位置最偏远的建制村。镇上有一支卫生健康巡回服务队,坚持到这里送医10年。春节前夕,听闻服务队又要进村,我跟随上山。
里梅村在四明山700米之上,沿着盘山路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与繁华的海曙城区相比,深山里的里梅村略显冷清,七成是留守老人。面对这些用普通话交流不太顺畅的村民,我暗自思索,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近他们。
村民很少与外界接触,见到陌生人有些紧张。我没急着采访村民,而是先在一旁观察。村民不知道有记者采访,与服务队的自然交流让我捕捉到不少温暖画面。服务队与村民就像亲戚一般热络,服务队医生对每家每户情况都了如指掌,可谓行走于高山乡间的家庭医生。服务队忙着问诊,我也在村子里四处看看,跟村民熟悉了以后拉起了家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都应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队坚持10年不容易。记者采访要践行“四力”,只有与群众心贴心零距离,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走在山间小路探访农户,归来时已是华灯初上。服务队队员给我点赞,我告诉他们说:“我只是新闻的记录者,你们才是记者笔下的‘主角’。”
耐心
仔细聆听奋斗足音
本报记者 王永战
对于记者而言,“新春走基层”是每年的必修课,如何写出好的新闻报道,贴近基层、接地气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只关注到群众生活的变迁,那只是写出了现象,没有抓住背后的本质。脱贫之后,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如何振兴?关键在人。因此,我想寻找一些乡村能人,看看他们怎么干,仔细聆听他们的奋斗足音。带着这个思考去采访,报道就会更深入、更鲜活。
在四川德阳旌阳区,我见到了米粉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杨强。以前,杨强在江西开网球俱乐部,后来看准家乡的稻米产业,回乡做起了米粉加工。
过去,米粉加工大多是靠小作坊加工生产,杨强觉得思路得换,模式得改。于是,引进智能设备、机械化生产、寻找技术专家、创新产品门类……经过不懈努力,杨强的企业逐渐成长为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的米粉厂,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也间接推动了稻米产业的发展。
带着这些思考,耐心寻找故事和人物,写文章自然思路顺畅,才真正抓住了村民脱贫、乡村振兴的本质。
贴近
看真景物写真感情
本报记者 王锦涛
甘肃甘谷县磐安镇西坪村,地处三县交界处,自然禀赋差,产业基础弱,全村将近2/3的人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后,2020年11月该村实现整体脱贫。“到底有多穷?”村民王国平搓着布满老茧的双手告诉我,早些年,吃顿白面饭,得是年三十,不是舍不得,真是没的吃。
不是不想变,是不知该咋变。过去这些年,贫穷如大山,压得王国平们脚步蹒跚,无处突围。那最后咋脱贫的?王国平告诉我,发展特色产业,种架豆王,搞养牛场。为找准脱贫路,各级干部遍访农户、调研分析,镇党委书记甚至在村里驻扎了3个月。走出火炉正旺的屋子,我看见村里新刷上的标语: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准扶贫的扎实推进,不仅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鼓舞了每一户贫困户增收的干劲。
新春走基层,为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是要用“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奋斗,鼓励群众走上全面小康之路,谱写乡村振兴的序曲。“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当我行走在西坪村,或亲见,或听闻,无不是真景物、真感情,收获良多。
责任
时刻关注群众所想
本报记者 郑洋洋
确定采访易地搬迁时,我刚看完电视剧《山海情》,故事里的情节仍印在我的脑海里。带着这些故事和感动,我来到了山西吕梁市岚县。当地有三个搬迁点适合采访,其中一个在县城,两个在乡镇。去哪个呢?我最终决定去乡镇,那里肯定会有我想挖掘的新鲜故事和动人情怀。
在搬迁点门口,一栋栋整齐划一的住宅楼分外显眼。详细了解,原来这里的大多数居民以前都生活在穷山窝的窑洞里。如今,社区配有扶贫车间、公益岗位,还有政策支持和养殖补贴等。当地干部告诉我,扶贫不是一时,而是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际上,在开展扶贫工作之初,当地就已谋划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难忘。采访对象讲述变化时,首先提到的是孩子们的上学条件得到改善,这是脱贫户最关心的——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讲述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不正是党报人的责任吗?我以此为切口,从脱贫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写起,反映脱贫攻坚的成效和群众获得感,稿件很快写成。扶贫效果到底好不好,用真实的细节来呈现,读者自然能从报道中真切地感受到。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带着泥土芬芳 触摸发展脉动》发布于2021-2-25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