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孩子有这3个“懂事”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别高兴太早

孩子有这3个“懂事”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别高兴太早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意思是说人的性格是在3-7岁之间形成,被比喻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最强。

7-9岁进入情商培养的黄金期,孩子的健全型人格开始迅速发展,情商基本9岁就定型了,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情商,一定不要超过9岁,也就是小学三年级。

教育家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提到孩子的情商问题,她认为:

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往往在这个人的孩童阶段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家长有个误区,总是把“听话懂事”与“高情商”划等号,当成一回事。而事实上不是这样,如果孩子有这3种行为,却正在暗示长大后情商低,家长可别高兴太早。

1.言听计从,从不挑战父母的权威

很多孩子非常听话,这让父母也非常省心,从不反抗,就算是父母错了,冤枉自己了,也不提反对意见,在外人面前也是一样,大家都夸孩子听话懂事。

但是这样的性格孩子,长大易造成没有主见,胆小懦弱,容易被忽略,存在感很低。

2.无原则无底线的“分享”

我们从小学习孔融让梨,但是忽略了梨是在孔融手里,他有决定权,我们盲目的让孩子分享,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事事谦让,过分大方,与世无争就会让人觉得很傻。

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谦让,但是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很重要的也谦让,自己的机会也让给别人,但是人与人之间大多数存在竞争关系,这样的老好人只会被人瞧不起。

3.看脸色行事

我们经常说这孩子可聪明了,可会看大人脸色了,但是这不是聪明,而是怯懦,没有自我,牺牲自己的快乐,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没有好处。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没有自我一味的的奉承,也是情商低的表现。

如何提升孩子的情商

1.与孩子平等对话

放下父母的权威,与孩子沟通交流,听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家里的事情也要参考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会感受到被尊重。

同时孩子会习惯于思考,遇事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

2.多带孩子见人

让孩子多接触人,多给孩子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让孩子丰富眼界,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3.利用绘本故事

我们觉得情商高就是会好好说话,实际上情商包括:情绪管理,社交能力,逆商高低等,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在孩子3岁开始的关键期,要以孩子能理解的绘本故事作为主要引导方式。

通过绘本中的卡通人物,将孩子代入故事,让孩子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情商,并且与书中的人物成为“好朋友”,更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歪歪兔情商彩图注音读本》中的乖乖羊 威威龙 歪歪兔,将会带领孩子一起进入情商训练故事,并且代替枯燥无味的大道理,防止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全套一共有8册,每册有3个主题故事,包括:性格教育,行为习惯,情商教育,情绪管理,逆商(抗挫折)教育,性教育,财商教育,品格教育8大主题。

《怎样培养孩子的关键社会能力》,这套书包含了6项关键社会能力:交往能力、情绪能力、自尊心、积极主动性、亲社会行为和自律。

虽然是家长用书,为避免家长阅读枯燥,全书有360幅全景手绘漫画,同样适合亲子共读,360个活用建议,取材贴近生活。

改变了以往家长说教式的方法,用“介入式”代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在快乐游戏用发展关键社会能力,从娱乐中变成社交高手。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孩子有这3个“懂事”行为,暗示长大情商低,家长别高兴太早》发布于2021-1-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