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又是“监守自盗”,银行员工屡次盗走储户资金,钱还能存银行吗?

又是“监守自盗”,银行员工屡次盗走储户资金,钱还能存银行吗?

如果有人问你,有钱了之后钱一般是存放在什么地方,相信很多人都会说银行,因为在很多人看来,银行背靠国家,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视银行为自己的“保险柜”,把钱存进去不仅安全,还能“钱生钱”,利息源源不断。

可是被认为安全性最高的银行,却也总是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存款变保险,很多储户(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原本到银行是要去存钱的,但是经不住银行员工“热情”的介绍,往往都把存款变成了保险或者购买成理财产品,这两款产品完全不同于存款,存款我们可以随时存取,提前支取最多就是损失点利息,本金还是相当安全的,如果是购买成保险,超过15天要退保就要损失很大一部分本金,如果是购买成理财产品,在未到期的情况下,本金是没有办法赎回的,所以对于很多银行为了盈利总是推销或者捆绑销售这些产品,“侵害”储户利益,银监会或者央行经常会进行点名批评或者处罚这些行为。

当然如果只是上述的这些行为,对于银行员工来讲,最多就属于违规行为,但是有一些银行员工,由于每天经手大量的钱财,受不了“诱惑”,却做出“监守自盗”的违法行为,屡次盗走储户资金。比如2013年原中山农商银行小榄工业区支行的员工古钻波就利用储户对其太过信任,谎称“银行考核需要登记存折”,借走储户存折,转走储户900多万存款,用于网络赌博,挥霍一空。另外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案卷披露,山东乳山农村商业银行(简称“乳山农商银行”)一名从业30余年的资深协理员私自截留储户存款买彩票,造成经济损失1011.49万。

可以说几乎每年都能听到一些中小银行员工“监守自盗”的新闻,而对于中小银行屡次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认为这些银行实力弱小,监管没有大银行那么严格,漏洞太多,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情。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也被曝发生同样“监守自盗”的行为,打破了储户的幻想。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信银行某职员也是利用职务之便盗走了储户1075万资金用于投资,最终虽然投案自首了,并且归还了盗走的资金,但还是被判刑4年。9月3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又公布了中国建设银行渭南分行ATM管理中心一个加钞员也是利用职务之便,分两次从ATM机盗走了198.11万元现金,被抓获后虽然家属已经代其归还了这些盗走的钱,但还是被判了五年六个月。

银行员工“监守自盗”的行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并且银行也一直在加强监管,但是要知道,在厉害的安防系统,黑客都能找得到漏洞,更何况是人工管理,人性都有弱点,不可能每个银行员工素质都那么高,都能视金钱如粪土,不会生出“贪念”,只要人有了“贪念”并且发现了漏洞,没有多少人能受得了这些钱财的“诱惑”。那银行员工总是发生这种“监守自盗”的违法行为,把钱存银行还安全吗?

答案是很明显的,把钱存银行还是很安全的,首先全国有着数十亿的储户,被盗的储户只是少数行为;其次这些银行员工盗取的一般都是一些有钱人,普通储户的存款一般都是低于50万的,大部分人都只有几万元,为了这一点钱冒着坐牢的风险,这些银行员工也不“傻”;再者如果你是按照正常的存取流程操作,只要能确定是银行员工所为,一般也是能够得到赔付。银行屡次发生这种事情,一方面除了银行要加强员工监管之外,更重要的是储户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或者存折,特别是密码这些关键信息,即使是银行员工也不要告知,只要按照银行规定的流程办理,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又是“监守自盗”,银行员工屡次盗走储户资金,钱还能存银行吗?》发布于2020-9-25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