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3人伪造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合同”
新闻上了新浪热搜头条。
事情起因是6月30日,腾讯表示,因老干妈拖欠千万元广告费,腾讯多次催促对方付款却分文未获,遂起诉老干妈。
6月30日晚,针对腾讯请求查封贵州老干妈公司1624万财产获法院同意一事,老干妈官方发布声明称,公司从未与腾讯公司或授权他人与腾讯公司就“老干妈”品牌签署《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且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针对上述重大事件,公司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于2020年6月20日决定对此案予以立案侦查。
一边是互联网大佬企业腾讯,一边是营收超过50亿元的老干妈。孰是孰非,引发了不小的舆论和公众的热议。据最新信息显示,腾讯遭遇了“诈骗”。7月1日,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通报称,3人伪造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合同,已被刑拘。
既然事实真相已查明,腾讯是否会撤诉?7月1日下午,老干妈相关负责人表示,暂不清楚腾讯是否会撤诉。至于之前有没有注意到腾讯的广告推广事宜,上述负责人称,“我们正在核实当中。”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本次乌龙事件中腾讯虽然是帮老干妈打了广告,但老干妈可从未授权过腾讯使用其商标,极其重视知识产权布局的老干妈是否会反诉呢?
从老干妈以往的商标注册来看,为了避免他人恶意抢注,老干妈的商标布局还是比较完善的。除了核心商标,“老干妈”还注册了大量防御性商标。
以老干妈品牌为核心的商标注册有老干爹、干儿女、老姨妈、妈干老、妈老干、香辣菜老干妈、老千妈(变字方式)、老于妈(变字方式)等,同时也申注了一堆“干亲戚”:老干爹、老干娘、干儿女、干儿子、干儿女、老姨妈等一系列防御商标。
在本案中,使用“老干妈”的行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标使用行为,而是将“老干妈”形容为现实生活的一种口味,虽然不会导致“混淆”,但“老干妈”驰名商标本身所具有的显著性以及其所代表的老干妈公司长期经营使用所产生的商誉,绝不是一种口味的通用名称。损害了‘老干妈’商标权人利益,侵犯了商标权,大大减弱涉案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
对此,不知各位看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在腾讯状告乌龙事件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发布于2020-7-14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