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我想打个赌:下一个世界首富,姓马

我想打个赌:下一个世界首富,姓马

2016年的万达年会上,多年蝉联全国首富的王健林,唱了一首《一无所有》。

没想到,一语成谶。

2017年之后,王健林突然大笔抛售资产,身价迅速缩水。后来,王健林说:“这是万达集团历史上难忘的一年。

王健林难忘的这一年,另一位地产大佬许家印上位,成了全国首富。

直到2018年,多年来一直排在王健林、许家印等地产大佬身后的马云,才坐上首富的位子。

进入2020年,由于疫情,地产迎来“更难的一年”。

2017年,万达还有资产可卖。而如今,万达最核心的商业地产和影院,全部陷入停滞,并且背负巨额负债。许家印背后的恒大集团,甚至推出75折卖房的促销手段。

亦步亦趋的,首富阵营也迎来了大换血。

4月26日,因腾讯的游戏业务和电商业务增长,身价暴增的马化腾以3242亿元身价,超过马云,成为新首富。

很快,故事又发生新变化。6月18日,身价增长更猛烈的黄峥,竟然也超过了马云,直逼马化腾。

23日,随着美股、港股上涨,在两地上市的阿里股价爬坡之后,马云身价再次超过黄峥。

眼看排位赛进入胶着阶段,剧情又发生巨变。

7月1日,40岁的黄峥宣布辞任拼多多CEO,“交给更年轻的同事”。

在首富战场上,他也约等于主动退赛: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从43.3%降至29.4%。

这样一来,黄峥的身价减少了约1009亿元。距离首富的位子突然变远了。

马化腾国内首富的位子,依旧安稳。

但不管谁坐首富的位子,这都是互联网的天下。曾经的地产首富们,似乎已经被甩在了后面。

早在2016年,胡润就曾预言:2020年中国将出现世界首富

如果胡润预言成真,这个人将会是谁?

就在黄峥“退赛”当天,亚马逊股价创历史新高,其创始人贝佐斯身价再度提升,超过马化腾、马云、黄峥之和。

疫情结束后,市场回归常态,中国人想超越贝佐斯,是否还是要依靠地产大佬?

01

2016年12月31日晚,杭州市中医院妇产科医生刘淑华发了一条朋友圈:2016年最后一个夜班,今天出生的宝宝在自己吸氧

这天,刘医生进行了年度最后一台剖腹产手术。因为该孕妇羊水过少,提前了一个月分娩。当医生刚把吸氧面罩戴上,宝宝却一把抓住,正对口鼻,自己动手吸氧。

这张照片迅速在朋友圈走红,成为当年最后一个正能量网红。

也正是从这一年的1月1日,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算上刘医生接生的这一个,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创造了2000年以来,国内新生人口历史最高记录。

不过,这一针催生的强心剂,功效很快就消退了。2017年之后,国内出生人口又进入逐年递减状态。如果不计入占新生儿半数的二胎人数,数字更令人担忧。

人口增长红利消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房地产行业,就是釜底抽薪,失去了长期吸金能力。房地产企业和大佬们,在各地政府眼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2014年12月,海南省三亚市,组织了一场财经国际论坛。席间,善于用段子解读专业问题的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作出这样的比喻:

“以前房地产跟地方政府的关系,直接是招商引资,登堂入室,吃饭都是坐主桌的。现在换了位置了,互联网扶正了,房地产下堂了。现在唯一给的面子,就是边上坐着,但看别人吃。”

“万通六君子”中的另一位,SOHO中国董事长的潘石屹也表示:

“房地产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左:任志强 右:潘石屹

当天,华远集团原董事长任志强,也一反常态,开始看空国内楼市,“没有看到任何理由能阻止下滑。”

王健林也在现场表态:“不要再抱有房地产再次高潮的幻想。

春江水暖鸭先知。

地产大佬们,表态之前早已开始积极谋划。在国内,大佬们开始从卖楼、卖物业,转型为持有物业,卖服务。同时,将触角伸向海外。王健林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2016年12月1日,媒体圈最大的新闻是“首富的一天”。王健林从4点一刻起床,全天飞行6000公里,停留2个国家3座城市。

网友最热议的评论是,“最怕比你厉害的人其实比你还努力。”

事实上,这一年,王首富最大的努力就是摆脱国内地产,进军海外,进入文娱。其中,美国是重点市场:

35亿美元并购美国传奇影业,11亿美元并购美国连锁影院Carmike Cinemas,10亿美元收购金球奖颁奖礼制作公司Dick Clark影业……

王首富一度比他的儿子更高调。

但很快,王健林因“资产转移海外”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2016年怎么出去的资产,2017年还怎么原路卖掉、回拢。然后,在国内,老老实实从传统地产向物业服务、金融转型。

而与此同时,地产的局势再次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这段让全场响起36阵掌声的讲话,彻底封死了地产造富的幻想。

正如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所说:“未来,房地产将不再是支柱产业。

富豪榜上取代了地产,荣登榜首的科技企业,不仅成为各地政府新的座上宾,也成了支柱的新希望。

由于BAT中的百度提前掉队,2018年之后,国内首富宝座,就由科技大佬马云和马化腾轮流来坐。

两个没有地皮做支撑的企业,凭什么超过国内最大的地主团?

“阿里自己不进行买卖,也不拥有库存,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别人的生意越来越容易。”2016年5月,全球消费品企业高峰论坛上,即将成为阿里二代掌门的张勇,就对外表示:“阿里巴巴已经远不止是一家电商企业。”

张勇说话之时,阿里平台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家淘宝商家、23万天猫商家。

国内中小微企业数量约6000万,阿里一家就覆盖了约1/6。再加上深入到村的菜鸟快递,覆盖到路边煎饼摊的支付宝,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国内新兴的零售基础建设。

距离杭州1200多公里外的深圳,腾讯的大本营内,则发生着另外一番故事。

2014年,地产大佬集体感叹日子难过之年。腾讯总裁刘炽平与刘强东微笑合影的照片,公之于众。

合影前,二者刚刚达成合作。合作后,腾讯成为京东持股15%的大股东,京东在微信上有了入口。这年年底,微信用户就已经突破6亿,几乎覆盖了中国半数人口,成为通讯的基础建设。

2年后,腾讯再次加注,持股达到21.25%,超过刘强东,成为京东最大股东。

后来,刘强东回顾:“微信给京东带来1/4的新增用户。”腾讯的流量池拧开一处水龙头,就省去京东好几年的奋斗时间。对于马化腾来说,终于在电商领域获得强有力的一臂。

马化腾不只有一臂。成为京东最大股东的那年,马化腾也开始出现在黄峥的身后。经过2年持续加注,腾讯持股约17%,成为排在黄峥之后的拼多多第二大股东。

截至2019年底,京东入驻商户数量超过27万。同期,拼多多平台年活跃商家数超过510万。

不论是对标天猫,还是淘宝,腾讯阵营都有了势均力敌的实力。二者多年的竞争,不仅重塑了国内的消费习惯,也改变了经济的潮流。

早在冯仑、王健林们在海南开会探讨地产未来的2年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一条消息:2012年,消费支出突破GDP的一半,达到51.6%。

2020年,更是达到57.8%。而在这里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比刚突破50%之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达到80%左右。

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掌门人贝佐斯,已连续3年蝉联世界首富。即使2019年,贝佐斯离婚时,前妻麦肯齐分走了1个多马云身价的家产,全球首富位置依旧无人撼动。

2020年,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再度提升。疫情限制了线下,但线上的电子商务却更加繁荣。

2019年双十一,全行业创纪录实现交易额6000亿元。

而2020年疫情中的618消费季,几家电商巨头总交易量竟然达到1万亿元,催生了全球最大的网购节。

而这并不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上限。2012年,电子商务对我国GDP贡献值只有15%,2019年已经达到35%。并且,增速依旧迅猛。

因此,中国首富,真的有希望取代贝佐斯。如果能取代,这个人又会是谁?

02

中国互联网的江山瞬息万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自诞生之日起,它们最大的对手,不是其他中国人,而是外国巨头

它们如今的财富,首先是靠在中国市场战胜国外对手赢来的。

而它们中间如果要真的诞生世界首富,还需要在国外市场战胜这些对手。

当然,这一切,谈何容易。

美国互联网发展比中国早了20多年。和马云同龄的贝佐斯,也远比马云更早接触到互联网。

1988年,24岁的贝佐斯就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进入了互联网世界。

这年,马云也毕业了,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在读高三的马化腾,要在隔年才申报计算机专业。8岁的黄峥还在读小学,16年后才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

1994年,在网上冲浪的贝佐斯,无意间看到一个数字——2300%。这是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年增长速度。也正是在这一年,30岁的贝佐斯创立了一家名为Cadabra的网上书店。

第2年,贝佐斯将公司从纽约搬到技术人才密集的西雅图,并以世界上孕育生物最多的河流“亚马逊”重新命名自己的公司,他的目标不只是卖书,而是所有商品。

亚马逊成立这年,马云在西雅图的朋友家,第一次将“中国”的英文单词输入因特网世界,却没有看到任何结果

回国后,受到刺激的马云,创立了中国黄页,开始讲述自己看到的互联网世界。结果,被人当成“满嘴跑火车的骗子”。

直到五年之后,即1999年,马云才终于与18罗汉在西湖畔成立了B2B电商阿里巴巴。

同年6月,物理与电子工程双学士的“哈佛神童”邵亦波,创办了首家C2C电商易趣网。11月,李国庆夫妇,效仿亚马逊创办了一个卖书的垂直电商当当网……

经常与苏启强一起吃饭喝酒的计算机软件高手雷军,也想做中国的亚马逊。2000年5月,联想和金山投资1600万成立了卓越网,雷军本人任董事长。

中国电子商务刚登上历史舞台,就进入乱拳混战状态。

此时,华尔街投行,则听到了贝佐斯的狂笑:“我在1994年做出的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创立亚马逊那年,贝佐斯的预期是:“在2001年实现70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和400万美元的运营利润。”

但真正到了2001年,B2C电商亚马逊实现营收30亿美元,超出了预期42倍

与亚马逊几乎同年诞生的,C2C电商ebay,全年交易额已经达到90亿美元。

亚马逊、ebay的巨大成功,对于国内电商玩家、投行来说,如同兴奋剂。

烧钱,把对方耗死,是当时的主流打法。

占据当时80%的C2C电商市场的易趣,要剿灭一切对手。在B2C市场,一度占据15%以上市场的卓越网,是另一头猛虎。

B2B的阿里,主战场则在海外,面对国内巨大的电商红利,有吞天之心,却无处下口。

2003年的一场疫情,带来了巨大变数。

5月,马云秘密上线了淘宝网,向易趣发起挑战。淘宝对商户开出的条件是:不收佣金,不收服务费

2个月后,易趣抱到更粗的大腿——ebay。二者完成并购之后,对外宣布:18个月内,终结中国电子商务战争。

财大气粗的易趣买断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在媒体端封杀阿里,并打出“要淘宝,到易趣”的挑衅性广告语。

合并后的易趣ebay,界面优雅、整洁,商品管理也更规范。淘宝页面又乱又丑,大量的个人用户的信用、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这本来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或许都用不了18个月。外国巨头胜券在握。

这显然也刺激了贝佐斯的扩张欲望。2004年8月,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了处在资金困难中的卓越网。

中国本土电商最早的玩家8848,在资本内斗中不了了之,沦落到无人接盘。

两大海外巨头的收购交易完成之后,中国电子商务大半江山落入外国企业手中。只留下一个看起来不怎么样的阿里巴巴。

可惜,海外巨头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不懂中国国情。

当时的淘宝,虽然界面很low,商品鱼龙混杂。但充满中国年味儿般的喜庆,尤其是引入阿里旺旺这样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机制。

淘宝还把广告贴到地铁、公交、个人网站上,走起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对于淘宝今天补贴、明天降价、后天买一送一的行为,ebay也不能接受,认为会打乱价格体系。

然而,贴着中国地皮发展的淘宝,用户数量以决堤之势,快速增长。

此外,海外巨头ebay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想自己管钱。

由于当时的电商还未普及,假冒伪劣、虚假交易问题,不比线下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当、卓越、尝试用货到付款,疗效甚微。合并后的易趣,推出了ebay自己的支付系统,无视中国货币政策。

2005年2月,阿里高调与工行、建行、农行等联手推出支付宝。同样高调承诺,“你敢付,我敢赔。”

这年,局势大变,淘宝占据了国内C2C电商超过67%的市场。易趣ebay从巅峰时的90%萎缩到29%。

到了2006年,已经不再计入ebay财报的易趣被转手卖掉,这一举动被视为ebay放弃了中国市场。

更客观来说,是被中国市场所抛弃。

然而,ebay的仓皇落败,并没有让它的国外同行认识到问题的根源。

收购卓越网3年后,卓越网正式更名为卓越亚马逊。直到2011年,再次更名为亚马逊中国。经过多年改造,这家公司已经是一家从内而外符合亚马逊标准的子公司。

亚马逊中国,虽在中国,却很不中国。

2004年之后,京东多媒体网站也上线了,再加上当当等中国本土电商,他们以虎狼之势贴身肉搏时,亚马逊选择站在干岸上,做一个衣衫上不沾泥污的体面人。

2012年8月14日,获得融资之后的刘强东底气大增,连发两条微博,向传统零售发起挑战:京东大型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以上。

随后,掀起了整个电商圈的混战。核心打法是,以价格换市场规模。

任凭中国本土电商到处抢广告位、疯狂造节、跳楼价,亚马逊依旧无动于衷,几乎没有做出任何一条广告,如同入定的老僧。

亚马逊中国的负责人都是来自国外,并且是从未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每一任中国区的负责人,都很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并且,报喜不报忧。”

一个老僧换走另一个老僧,带来的结果是,2008年,亚马逊在中国B2C市占率15.4%,到了2018年,市占率已经不足1%。

2019年7月,亚马逊宣布,主营电商业务退出中国。这一年,中国电商业务交易量达到空前的34.8万亿元。繁荣属于中国本土电商,已经和海外巨头无关。

海外电商巨头们失败,与大环境也无关,而是能力不行。如同贝佐斯的总结:不够激进、投资不足、本土化不充分。

更加刺激的是,中国电商巨头,并没有就此罢手,他们已经沿着海外电商巨头撤退的路线,陆续追了出去。

并且,中国电商巨头,不缺乏激进和资金,并且很善于本地化。

所谓本地化,就是放低姿态,入乡随俗。

03

在国内靠对中国的了解打胜仗,似乎显得理所当然。

那出了国门呢?

那要出了才知道。

2019年3月26日,印尼首都雅加达,国际歌星Dua Lipa以及东南亚本地的明星轮番登台,举办了一场“超级派对”音乐会。这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巨头LAZADA,7周年的大庆活动。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这种双十一天猫晚会式的“文娱+促销”活动,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东南亚地区,LAZADA却是首创者。答案也很简单,这家公司,早在2016年就被阿里收到麾下。

LAZADA业务覆盖东南亚6个国家,在每一个业务国家,都是各自不同的一套语言系统和APP软件。这个由法国人创办的公司,旗下员工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说着120种语言。

这也是阿里模式整体出海的第一个样板市场。

拿下LAZADA之后,阿里的态度是:开放、融合、本土化。

阿里高层一直强调这是一个“本地对本地”的企业。这家公司的“腿脚和脑袋,都在这里。”

阿里,第一步输入的内容是:技术、服务和资源。

在国内、海外巨头混战中成长的阿里,拥有现成的平台治理技术,对于商家、用户的征信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阿里巴巴速卖通连通全球220多个国家地区,将全球品牌商和中国卖家,一键对接到LAZADA。

控股LAZADA的第一年,阿里海外销售额就翻了一倍。

与亚马逊出海的方式不同,阿里重金控股了LAZADA超过90%股份,并没有对其改头换面,只是默默增大双方实力。

直到2019年第二季度之后,LAZADA在东南亚的霸主地位才遭到Shopee的威胁。

而Shopee母公司sea的最大股东,是腾讯。腾讯的控制欲向来不强,也不要求投资的公司都变成企鹅。

另一位电商大佬——京东,也没有缺席。

京东将海外首站选在了拥有2.6亿人、“比中国落后5年”的印尼。在国内,京东的发展优势是自营和自建物流。2015年11月,进入印尼市场,京东也沿用了这一模式。

京东出海之后,本土化进行得也很彻底。京东的logo是一只狗,然而,狗在当地宗教中认为是不洁的,京东不惜将其换成一匹马

东南亚就是这样,这是一个连logo都要入乡随俗的市场。

京东还先后投资了VNG Corporation和Tiki两家电商公司,这种投资模式也非比寻常。比如Tiki,京东只是入驻其平台,成为其最大商户,却不改变对方。

印尼拥有1.3万岛屿,一半物流5—7天送达。京东却保证85%的订单在1天内送达。因此,京东成为印尼市场增速最快的电商品牌。

如同,京东印尼CEO章力所说:“出海的难点不止是竞争,还在于如何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水土不服。”在印尼当地1400名京东电商员工中,95%是本地人,而快递员,几乎全部是当地人。

2017年,佛系的亚马逊也进入到新加坡市场。然而,阿里、腾讯、京东已经瓜分了东南亚市场份额。近年,不断传出亚马逊加码东南亚的消息,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不见动作。

本国的业务已经让亚马逊焦头烂额。

2003年的疫情,让中国电商巨头阿里、京东,快速完成国内电商普及,并趁势杀出重围。

2020年的疫情,却拖垮了占据美国电商半壁江山的亚马逊。

3月17日,亚马逊紧急叫停“非高需求”商品的配送,将所有人力物力投入到肥皂、消毒剂以及口罩等抗疫物资的分发。

实体店关闭,美国的消费者的确迫切希望电商购物。40%美国人,在疫情期间,第一次使用电商。

然而,近日,贝佐斯公布了2020年电商需求增速的好消息之后,开始向投资人提醒,“作为亚马逊的持股人,我想请大家先坐下,因为接下来的消息比较沉重。

今年3月以后,大量美国付款用户发现,要等到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收到自己的商品。亚马逊下单量增加了,却无法消化。“下一季度,北美市场将有40亿美元(或许还不止)订单,被疫情吞没。”

尽管业务需求激增,但亚马逊在北美地区的季度营收却同比下降了43%。

其实,美国的物流速度并不慢。物流一半靠自己、一半靠第三方的亚马逊,之所以平均收件时间长达14天,问题出在商品的出仓时间。

亚马逊推出过每年119美元的“两日达”业务,只要出仓,两天就能收到。

关键问题就是,亚马逊商品的出仓时间,是个玄学难题。

要知道,亚马逊的员工数量,是全球电商公司中最多的。

2019年上半年,亚马逊全球雇佣员工就超过了75万。其中,超过40万名在美国。而全美国只有3.3亿人。

中国拥有14亿人,阿里巴巴占据中国电商半壁江山,而阿里员工仅有10万左右。京东的员工数量也只有约20万人。

今年4月份,为了处理订单和进行配送,亚马逊推出雇佣17.5万名员工的计划。根据最新数据,亚马逊全球员工数量达到84万人,在美员工约50万人

在美国市场,亚马逊员工数量5倍于阿里,2.5倍于京东,为何就服务不好不到中国1/4的人口?

亚马逊算不上是一家科技公司。”2018年《华尔街日报》公布了一组数据,亚马逊员工平均薪酬大约只有Facebook的1/9,Twitter的1/6。同行的ebay,也高出亚马逊4倍。

类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亚马逊员工平均工资,与典型的美国仓库工人工资相当。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亚马逊就是一间大仓库。

在2018年,亚马逊在全球的仓库面积就达到了3.33亿平方英尺。等同于半个曼哈顿的城市面积。

尽管亚马逊是智能物流技术的引领者、亚马逊云的发展也很快。局部优势明显,但是,庞大的亚马逊,人机系统混杂,整体臃肿、低效。

亚马逊员工抗议像机器一样工作

80多万员工在半个曼哈顿大的仓库,像蚂蚁一样机械式奔忙。如同活在卓别林的《摩登世界》。

对于商家来说,亚马逊也是一个噩梦。

从1999年,亚马逊就开放了第三方入驻政策,不过,只要亚马逊发现商家在自己平台的商品售价不是全网最低价,就会受到惩罚。

而一旦入驻亚马逊,商家的商品就必须放到亚马逊仓库,并支付仓库租借费用,以及物流配送费用。除此外,还有每月必要的广告费用等。而且,消费者每消费1美元,亚马逊就要平均抽成27美分。

亚马逊的秘密是,我们很乐意帮助你取得成功。”前亚马逊副总裁戴维·格里克说,“你需要做的是俯首称臣。

如果这不是垄断,我不知道什么是垄断了。

Change.org 网站上,曾有1.2万商家联名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亚马逊改变规则。但,处在被垄断地位的商家,没有任何话语权。

亚马逊的底气就是来自于其在美国47%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名的ebay占比仅仅6.1%,排在亚马逊身后的9大电商巨头,加起来也不足以与亚马逊抗衡。

商家失去话语权之后,不敢创新、不敢扩增。产业发展,陷入停滞。

作为垄断者,亚马逊不论在美国还是在海外,都不会讨好商家和消费者。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复制。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电商巨头阿里,虽然全行业市占率一度超过50%,但京东市占率接近30%,另外还有苏宁、唯品会等紧随其后。后起之秀拼多多,在今年第一季度,月活竟然超过了淘宝。

诚然,亚马逊仍然是世界上最有钱的电商公司,但是中国的电商巨头们,却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商业矩阵。

并且,中国不会允许垄断资本家的出现。

未来的世界首富之战,将是年轻活力的中国巨头们,向习惯了稳坐王位的亚马逊,发起的惊心动魄的挑战。

尾声

2003年非典期间,阿里、京东之所以能够崛起,除了社会大众选择电商消费。更重要的是,国内的电商有东西可卖

除了口罩、板蓝根、白醋、消毒水,消毒柜、洗碗机、微波炉等等,一切能消毒杀菌防护的产品设备,都供不应求。

做了几十年世界工厂,中国能够迅速扩大产能,实现自给自足。

2020年,同样如此。

1月爆发疫情,莆田鞋厂、五菱宏光、比亚迪等工厂,柔性改造之后,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2月,国内口罩就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了。3月,就可以出海帮助其他国家抗疫了。

一场疫情,将美国制造业中空的衰相更加暴露无遗。就连最基本的口罩、口罩机,美国都无法制造,只能从别的国家手中抢夺

事实上,中国还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其他国家生活物资最大的补给站

作为特殊时期的硬通货,方便面成为超市内率先被搬空的货架。中国方便面占全球一半产能。疫情期间,统一方便面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97%,今麦郎国外每月下单量比疫情爆发前增加了1倍;

作为全球2/3脱水蔬菜的生产国,疫情期间,国内脱水番茄粒、脱水红甜椒粒、脱水甘蓝菜等出口量同比增加80%以上;

2020年第一季度,仅通过上海出境的吸尘器就比去年同比增长了930%,沙发增长了200%,电动剃须刀增长90%,服饰、体育用品、储物用品等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供不应求

由于海外各个国家公共交通停滞,电动踏板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了410%。

欧洲政府鼓励民众乘自行车出行,并给予购车补助,最高优惠下,5折就能买车。自行车产能占到全球70%的中国,出口订单已经排到7月份以后。冰箱,已经排到8月以后……

而海外的疫情,却并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之外的世界,并没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全球将步入漫长的后疫情时代

2003年,中国疫情之后,ebay、亚马逊在中国境内被打败。如今全球疫情,亚马逊已经被拖垮。ebay也没有任何崛起的迹象。

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亚马逊、ebay背后,没有可以依靠的制造业群体。

而中国电商巨头,出海的劲头正猛。

2018年,京东将印尼模式搬到泰国。刘强东表示:计划最早于2019年正式挑战亚马逊,并逐步把业务发展到整个欧洲大陆。

张勇不断重申阿里的目标: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中小企业盈利

截至2019年6月,支付宝体系全球用户已超12亿,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7种币种交易。

京东的国际化路线也更坚定。2020年5月19日,京东第5个老员工日,刘强东发布全员信,战略定位也更加明确,通过物流、供应链、技术优势,“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

长期以来,中国货都贴上了廉价标签。

质量全球领先,甚至只有中国能造的中国商品,被外国品牌贴了牌就是高端货、奢侈品。贴自己的品牌,价格降到洋品牌的1/10也不被认可。

中国商品之所以长期未能占据品牌优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零售渠道从未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再好的东西,放不到显眼的“货架”,也没人能看到

中国商品要想卖成品牌商品,除了继续在设计和技术上下功夫,抢夺国际渠道的话语权也至关重要。

输出商品的同时,拿到渠道话语权,这才是国货品牌崛起的长久之计。

电商,就是渠道。

2016年,胡润把富豪榜排布好之后发现:“北京身价10亿美元以上企业家的数量超过美国,这也是第一次超过美国。”

回顾过去十几年中国首富身价变化的趋势,他预言,2020年中国就会出现世界首富。

正所谓,民富,国更强

从企业家这一微观层面来看,美国已经没有美媒口径中的那么富强了。中美差距,也没有“恐美症”患者想象中的那么大了。

马云仅用了亚马逊1/8的员工数量,就做到亚马逊1/4的市场规模。

亚马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坚不可摧。

关于下一个世界首富,我想和大家打两个赌:

第一、中国人超越贝佐斯,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大概率来说,那个人会姓马。

2020年,除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们、披荆斩棘的哥哥们,还有策马奔腾的首富们。奥利给!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我想打个赌:下一个世界首富,姓马》发布于2020-7-7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