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最近这段时间,武汉的疫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看权威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手册,里面明确表明,如果出现发热,大于等于37.3度,需要到发热门诊排查。看到这里,一些人就不理解了:不是都说高于36.8度就算发烧吗,这个37.3度是什么的标准呢?
很多人不知道,临床上,划分体温有6个层次,37.3℃以上才算病理性发烧。
人体的温度相对恒定,但是,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也是略有波动的,一般相差不超过1℃。正常生理状态下,人在早晨6点体温最低,下午4点最高。
运动、进食后、妇女生理期前或妊娠期体温会稍高些,而老年人的体温偏低。
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或低于25℃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临床标准,人的体温分6个层次,6个层次分别是:
第一档:36.5℃以下。

第二档:36.5℃~37℃。
第三档:37.3℃~38.5℃。
第四档:38.5℃~39℃。
第五档:39.1℃~41℃。
第六档:41℃以上 。
解读一下,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如果超过了37.3℃,就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病理性发烧了。以38.5℃为界限,37.3℃以上,38.5℃以下为低热,38.5℃以上 ,39℃以下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而36.5℃以下为低烧。
通过上述温度档次中,我们可以看到,38.5℃是一个敏感的温度,是发烧时中热和高热的界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体温高于38.5℃就有必要使用退烧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里的儿童,体温稍微上升,父母就给孩子吃退烧药,或者到医院就医。这就有些反应过度了。
一般来说,宝宝发烧只是一种表面的症状,先要判断出引起发烧的原因。发烧多是感染引起的,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真菌感染等,发烧也可以是体温中枢异常,皮肤散热异常,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等。
如果小宝宝只是单纯的发烧,38.5℃以下可以在家里物理降温为主,观察看看,若38.5℃温度持续不退,就可以就医,进行药物退烧治疗。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有利防御反应,可以杀灭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贸然降温会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体温高于38.5℃时,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引发各种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肝肾功能损伤,儿童还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了。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为什么发热37.3度才算病理性发烧?6档体温层次,对应哪几种发烧》发布于2020-1-30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