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的口罩脱销,有钱都买不到一个医用口罩,看过那么多有关口罩的使用讲解,这是我见过最科学的测评,分享给大家:以下内容来源【老爸测评DADDYLAB】
我们注意到,朋友圈已经有不少WS开始利用风口收取智商税了。
大家在注重防控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甄别。
如果选择了不对的产品,不仅防护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增加潜在风险。
智商税1:各式无用口罩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朋友圈买这种口罩的代购开始多了起来?
今天早上乘坐地铁上,发现戴此类口罩的朋友也不少。

我们在之前评测防霾口罩时正好评测过这款口罩。
大家注意了,这款口罩的颗粒物防护效果很有限,仅为2.4%,我们非常不建议使用这类口罩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这次检测了32款口罩,经过实际过滤效果和热成像测试,综合考虑,兴研、重松测试结果最佳,3M、霍尼韦尔、名典上品次之,小米表现一般。
之前检测方向主要是过滤效果、甲醛含量等等。
而这次,我们更注重实用性,更注重真人实测。
因为去年有款口罩的过滤效果最好,但剪开发现里面是完全不透气的聚四氟乙烯膜。这哪是口罩啊,简直就是把一个塑料膜蒙在脸上啊,完全没有使用价值可言。
其实很好理解,就算检测结果再好,戴上脸之后就漏气,密封性做不好,或是像上面这个例子一样,那还是白瞎。
就像我一样,即使我再帅再迷人有什么用,还不是在知乎给你们免费科普.......(什么烂比喻)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评测。

样品来源: 亚马逊、京东、天猫、考拉、网易严选、家长送样
测试周期:2017.10.19-2017.10.26
测试费用:1870.49+2032(采购+评测)
感谢高先生和于先生对本次测试的大力支持!
其中不少一眼就看出肯定效果不佳,商家却明目张胆宣称N95。
实际过滤效果测试
虽然大部分口罩执行的标准都是GB 2626-2006 标准,宣称自己能达到KN95的效果,但是过滤效果只是GB2626其中的一项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泄露率、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呼气阀气密性、死腔等性能的要求。KN95不能说明实际过滤的情况。
我们就考虑模拟人正常佩戴口罩的情况下,获取人口鼻处的PM2.5指数,这个是最接近真实使用情况,也最直接反映口罩的好坏。
如何实现?
先在口罩上穿孔,用中空的塑料件密封,外接的长硅胶管可以直接导出内部的空气,由测试人员参考使用说明穿戴后,进入PM2.5浓度400ug/m3以上的房间。

用专业的PM2.5检测设备(TSI 8530)比较室内环境的PM2.5数值(点燃红塔山香烟产生PM2.5,并通过风扇在房间内混合均匀)和测试人员佩戴口罩后吸入空气的PM2.5数值,比较口罩的过滤性能。

办公室男同事中选取脸型具有代表性的国字脸Leon和瘦长脸型Math做测试人员。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OSHA结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和美国国家标准所(ANSI)有关标准,规定了一系列60秒人体动作进行口罩密合测试,以检测口罩佩戴过程中在人体动作影响下的密合度。通过实测发现,正常呼吸和上下点头,这两种情景最具代表性,所以选择这两组动作进行评测。测试数据如下:

表现较好的
兴研、重松、3M 9001、3M 9501C、霍尼韦尔 950V、霍尼韦尔 801V、名典上品、EPC。
使用体验: 兴研的效果最好,但较重松相比略有压迫感;重松因为内部硅胶框架的设计,空间较大,呼气阻力小,有轻微但并不刺激的味道;3M果然是主流选择,性价比非常棒;Honeywell测试的型号表现较3M略微差一些,但也仍不错。此外EPC和名典上品也表现抢眼。
表现一般的
小米的口罩结果很让人有些惊讶,所以我们换了个滤芯复测了一次,看上去硅胶的外壳确实和面部比较贴合,密合度应该不差。但很奇怪的是实际测得过滤效果并不理想,我们推测也许是内部滤芯和硅胶外壳之间间隙的缘故。
其实我们对小米的产品评测还算客观,也对其抱有一定的期待。材料不差,设计也很有亮点,可不知为什么实际效果并不让人满意,相信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表现不好的
PITTA MASK、日本白元、VOGMASK、网易严选、KOWA三次元、滴露、小林制药。
PITTA MASK、白元、小林制药、KOWA三次元看起来和医用口罩并无两样,测试数据也是如此。口罩的质量确实不错,但是防PM2.5效果还是太勉强了,毕竟术业有专攻。还有些口罩,美学上是符合高水准的,但质量还是不行的。
热成像
好的口罩,整个口罩覆盖区域温度都是一致的,在热成像的图像上看到口罩的区域颜色均一,且边缘清晰。随着呼吸变化,温度会整体变动,空气是均匀的吸入和排出的,比如下面的兴研和重松。



稍微差一些的,随着呼吸变化,温度也会有变化。但边缘部分颜色和中心区域存在颜色差异,说明边缘的透气性或密封性较差,更大的可能呼出的空气滞留在这些区域,所以温度变化不大。比如3M、霍尼韦尔、名典上品。


更差的,即便呼气吸气,温度变化也不明显,说明口罩密封性或者透气性较差。人在佩戴的过程中,口罩中的废气和外界空气没有交换,长期佩戴很容易有憋闷的感觉,这种就不推荐了。

过滤之后为啥还有烟味、煤味?
直径在0.4μm以上的颗粒会因为直接或者间接碰撞被吸附在纤维上,0.1μm以下的颗粒因为布朗运动可能被粘附在无纺布的纤维上,所以口罩对捕捉细小的颗粒物很有效,但是不能过滤气味分子(比如二氧化硫),这些分子的尺寸比颗粒物小很多。
颗粒物防护面具(口罩)和化学防毒面具是两个概念,化学防毒面具可以滤除空气中的有害化学气体以及颗粒物,一般有滤筒的设计,而且滤芯材料不单单是无纺布,还含有活性炭。
如果想彻底隔绝味道,推荐考虑3M 7052 这款明尼苏达公司的产品或者其他类似产品。外观如果能接受是极好的,长这个样子:

额,搞错了,应该是这个样子:

当然价格也比普通的口罩贵很多,但比Vogmask(很贵而且没啥用)这种还是靠谱很多的。
我们的关于口罩的建议
1、关于口罩使用
正确使用口罩可以提高使用中的密合度。一般口罩的寿命在12小时左右,实际2周左右仍有过滤效果,但呼吸阻力会不断增大,外观也会显得越来越脏。重复使用时,使用后应注意用吹风机烘干,避免细菌滋生。
另外,即使是成年人,也不推荐长时间佩戴。天公做美,不戴是最好的。如果在雾霾和戴口罩之间选择一,还是选择口罩吧。
2、关于电动口罩
除了自吸式口罩,还有电动口罩现在也非常流行。电动口罩有点类似于新风,内部有一个风扇吸入外界空气,外界空气会经过滤片过滤后进入内部。但受限于测试手段,本次没有评测。
个人感受了下,会有风灌进鼻腔,呼气会变得深长,略有轻微的噪音。尺寸固定,贴合度全靠硅胶密封垫。但外界空气进入内部会形成正压,可以把脏空气阻碍在外面,所以空气感觉还算清新。感觉还不错,替换滤芯也还算方便,相信电动口罩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但是不知道在北方冬天的使用感受如何。我们担心的是,这毕竟是个小型风扇,一直在对着你的鼻孔吹。会不会很冷?鼻子吹红了?如果您有使用过,请在文末留言,告诉我们您的亲身感受。
3、关于儿童口罩
5岁以上儿童,建议佩戴儿童口罩。我们没法子做实验,总不能狠心让孩子们在PM2.5浓度400ug/m3的情况下,来场真人实测吧?建议尽量选择贴合性好的,可以通过吸气能否产生负压和呼气是否从四周漏气来判断。
5岁以下儿童,脸型每年都在变化,要找到比较贴合的口罩就更难了,一定要亲身试用。
更低龄的婴幼儿,因为呼吸系统不健全,我们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口罩, 雾霾天气还是减少户外运动吧。有条件的家长尽量带宝贝们去空气好的地方活动。
在防范新型肺炎时,请认准KN95口罩或是医用外科口罩。
(注意,KN95实行的是国标,N95实行的是美标,两者防护效果一样,都可选择)

以下这些口罩虽然和上述医用外科口罩长得像,但是都!不!是!医用外科口罩,象征性带带并没卵用。
大家一定要注意分辨!

智商税二:空气消毒卡
喏,就是下图这种。
小小一个卡,号称只要挂在脖子上或夹在衣服上,就能防流感。

然鹅,指望这些小玩意儿能保护你不被传染新型肺炎?
图样图森破。
我们买了4款类似的产品,研究了他们的成分。

并随机选了一款送到实验室验证,做了除菌率的检测。
结果厉害了,除菌率为 0。

这里稍微解释下,本来我们是将大肠杆菌液稀释 100 倍来做实验,但都无法读数,最后稀释了 1000 倍得出上面的数据。按理说,如果消毒卡有用的话,把它和培养皿放一起后,该培养皿内的细菌个数应该小于对照组培养皿里的细菌个数,这样才能说,消毒卡是可以消除细菌的。可是我们测试了几次,实验组细菌数都比对照组要高。
在空气流通的开放空间里,光靠挂上这个消毒卡,就想达到消毒的作用,效果是微乎其微。如果真的要用二氧化氯气体进行空气消毒,那也要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但这样做,可能细菌还没杀死,你自己就先被熏晕了。
其实早在 2013 年,日本就曝出过含氯空间除菌剂的问题。
另外,这种卡片还存在潜在危险——化学灼伤皮肤。

该类化学灼伤病例较多,举个例子。

日本消费者厅还用猪肉片模拟皮肤,做了刺激性确认的实验。

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做了个模拟实验。

按照图片看蛋白质已变性,说明消毒卡内的成分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这里要提醒大家,挂带式的含氯消毒卡,使用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如果皮肤上刚好有汗液,很容易就对皮肤产生刺激性。
魏老爸想说
给孩子买这类产品用来防流感,效果几乎为 0,不仅交了“智商税”,搞不好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与其时刻关注这种“偏门神器”,还不如看牢孩子,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多运动更有效!这些才是预防流感和儿童流行病最好的方法!
和这个类似的,还有挂脖便携“负离子”空净神器
智商税三: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除了空气消毒卡,还有人卖这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具体哪个牌子谁卖的就不说破了。

我们实测了这几款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然而发现:
原理可行,然而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想用这个小东西净化你身边的空气,等于螳臂当车。
什么是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在大家概念里多数长这样
多层净化滤网加上一个风机
不停运转过滤净化室内空气

而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凭借着外观、尺寸上的小巧便携
和负离子净化原理开辟出一条新销路
你想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吗?
来一个
传统空净大而重无法随身携带?
来一个
…

这个小机器
倘若真能解决空气问题
再贵也要给自家孩子备一个
但到底是噱头还是确有其效
咱们实测见
? 写在前面:
由于测试环境中高浓度PM2.5,我们采用人体模型佩戴产品进行测试,PM2.5测试点在模型鼻子的位置,和人佩戴时完全一样,可以反映产品的实际效果。

? 注:
以下测试结果只针对测试样品,不涉及该品牌下其他产品,评测结果仅供参考。
测试过程
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放置于1m3老爸自建实验舱内,开启背景浓度测试,控制背景浓度小于20ug/m3,点燃线香发烟,当初始浓度到达预计范围内停止发烟,开启风扇混匀2min后测定舱内PM2.5的初始浓度,开启空气净化器,连续净化20min,监测舱内PM2.5浓度变化。
(以上过程,不开启空气净化器,测试自然衰减)
测试方法参考《GB/T 18801-2015 空气净化器》

(点击可大图查看)
产品宣称“专注净化1m3随身空气”
可1m3实验舱中的真实结果:
最高的去除率只有16%
另外两个去除率甚至是个位数
还不如带个防雾霾口罩来的实在
之前我们评测的防雾霾口罩中
几款效果好的PM2.5滤除率可以达到80%
甚至高于90%
况且1m3的活动空间怎么满足生活需求?
难道要我们大家都住盒子里?

(▲ 源于网络)
把佩戴产品后的测试空间
扩大到30m3(12㎡)的实验舱继续测试

产品依旧佩戴在模型上
可在测试舱空间增加后效果几乎消失

(点击可大图查看)
那是不是意味着
买了你这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的人
为了微乎其微的去除率
还得时刻保证活动范围不能超出1m3?
眼尖的魏老爸发现
这些产品惯有的标称负离子释放量很有趣

(▲ 源于商家页面详情)
大T每秒200w/cm3的负离子都如此鸡肋
那ION每秒60w/cm3就更不说啥了
消费者不能只为产品概念买单
我们的测试均为静止状态下进行
不妨大胆想象一下
当你戴着它在室外正常走动或是活动
本就一丁点儿的效果
再加上空气快速流动导致的颗粒物持续填充
简直为消费者放心的吸霾打了个好掩护

拆机检验
拆开发现内部结构真的一览无余
一块主板+电池+负离子发生器
依靠顶端的电刷向外释放负离子


负离子发生器这个核心部件
看似高端,实则唬人
我们在网上查到的同类型出货价不超10元
再加上主板和电池的成本价
你算算能有几个钱

所谓的负离子净化原理
就是放电电极发生电晕放电产生的负离子
颗粒物接触负离子后带电聚集成大颗粒
从而沉降或吸附在物体表面
哪怕退个十万步
就算它真有用
被去除的颗粒物也存在再次扬起
形成二次污染的可能
而负离子一词
不过是经过日积月累的知识迭代变成高级词汇
不仅在空气净化领域备受欢迎
甚至很多日用品、保健品也爱打上它的旗号
到底功效有多大
国内现在
也没有一个精确量化负离子效果的标准
这样的路子在消费品行业还是比较常见的
尤其是消费者并不在行的一些行业里
一旦原理上说得通,宣传时就去夸大功效
一周瘦十斤,五天就美白
这样的广告语我们见得还少吗?
脖子上挂这么点小东西
就吹嘘能净化身边空气了?
汉语言博大精深
还是少玩点文字游戏吧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庄子 · 人间世》
针对雾霾天
魏老爸想说:
1、室内要使用有效的空气净化器或新风机,且一定要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清洗、更换滤网,滤网吸附饱和不及时更换不仅失去净化功能,还会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对人体造成伤害。
2、尽量减少外出和避免开窗。
3、室外活动要注意佩戴口罩。
4、注意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在避开以上这类新型智商税的同时,大家可以遵照以下八个步骤,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少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二、避免接触有感冒或者流感样症状的人。
三、勤洗手
洗手一定要打皂,搓遍手心、手背、指间和指尖。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和七步洗手法洗手。也可以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液洗手。

四、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如果春运期间避免不了,记得戴口罩。
五、戴口罩
如果是日常防护,大家在挑选时认准“医用外科口罩”。
如果是接触病毒感染者,则需要戴防护口罩,可选择 3M-9132 或 3M-1860 型号。
六、少用手接触自己或别人的眼部、鼻子和口腔,避免在公共场合吐痰。
七、在无保护时,避免接触活的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烹饪时,彻底煮熟肉蛋类。
八、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

虽然钟南山院士已经确认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但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
相信,按照科学指导,不去人流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和预防工作,不相信、不选择各式智商税产品,我们可以平安度过此次疫情。
最后,祈愿各位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你们辛苦了。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专业测评:你们抢的口罩,都成了智商税》发布于2020-1-23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