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Ⅱ卷有一道数学题让不少考生大伤脑筋。
这道题别出心裁,附上了一件古代文物的图样,在已知某参数的情况下,提问这个多面体文物共有多少个面,以及棱长多少。
出这道题的人,肯定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因为题目里融入了中国的历史和金石文化,让考生借此了解更多的知识。
很多考生事后得知,题目里的文物是一件国宝,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必须承认,这次有关传统文化和文物的“借题宣扬”大获成功。
先说这件宝贝是如何被人发现的,完全是个巧合。
那是1981年11月9日的傍晚。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的旬阳中学放学后,几个高中生结伴回家。走到半路,一个名叫宋清的学生在路边的碎石里发现一块奇怪的黑石头,捡起来一瞧,石头上还有不少古文字,形状很规整。
宋清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他就把石头塞进书包,兴冲冲地跑到旬阳县文化馆,上交了这件疑似文物的东西。
馆方给了宋清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作为奖励。
文化馆文物组的工作人员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发现石头上阴刻的的字体是反的,恍然大悟,这应该是个印章。
然而,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奇怪的印章。印章高4.5公分,宽约4.3公分,呈八棱多面体。总共有26个面,其中正方形的面有18个,刻上文字的印面有14个。
印章一般都是一个印面,这个印章明显是一章多用,把十四种不同用途的印章组合到一起了。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没发现这个印章有什么出奇的地方。首先不清楚它的材质,看上去黑不溜秋,亮晶晶的,倒像一块坚硬的煤炭。
古代很多印章都用金银、玉石之类制成,用水晶、玛瑙之类制作的也不少见,看上去比这个黑石头高端多了。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史料,也没找到这枚印章的相关记载,于是就把它存放起来。
这一放就是十年。期间旬阳文化馆改为博物馆,宋清捡到的黑石头一直被扔在展柜后面的藏品保管处。
1991年,一个老人来到旬阳博物馆,看见这枚不起眼的黑石头,好奇地拿起来端详半天。然后,老人满脸惊喜地大声说:“这不就是独孤信的印章吗!”
老人的判断依据是,印章上有“独孤信白书”、“臣信上章”、“柱国之印”等文字。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才意识到,那块黑石头可能是一件宝贝。因为说话的老人是西安文史研究院的老专家,并且对古代印章很有研究。他叫王翰章。
王翰章当即把印章带到某地研究所做了检测分析,发现它的材质是一种宝石,叫做煤精石。
煤精石又叫煤玉、黑宝石等,质地细密,光泽很强,工艺价值非常高。
科学家们认为,煤精石大约形成于300万年前。主要是一些质地坚硬、富含油质的树木,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缓慢变成了一种黑色结晶体。和煤炭的特性相似,煤精石也可以燃烧。
这枚煤精石印章的材质已经搞清楚了,并不低端。经过更多专家鉴定,它的主人正是王翰章提到的独孤信。
独孤信在历史上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原名叫独孤如愿,是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著名将领。后来他跟随宇文泰,开创了西魏政权,被宇文泰赐名叫“信”,是西魏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
独孤信能文能武,还是那个年代天下闻名的美男子。此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更是了不得。
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谥号明敬皇后;四女儿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元贞皇后。最有名的是独孤信的七女儿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
也就是说,独孤信是三个朝代皇帝的岳丈。这在史上绝无仅有。因此,独孤信很早就被称作“天下第一老丈人”。
至于独孤信的煤精印为什么有那么多个印面,专家们推断,是因为他当年担任的职务太多,以及不同场合下需要的印章不同,独孤信就自创了一个组合式多功能印章。
参考资料:《国宝档案》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中学生捡的黑石头,10年后被确认为国宝,竟然还入选了高考数学题》发布于2019-12-28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